在殯葬改革過程中,亂埋亂葬、修建“活人墓”等現象時有發生。如在贛州市農村地區,由于公墓墓穴資源的緊缺和傳統殯葬觀念的影響,很多村民私自占用耕地、林地修建墳墓,這樣的行為不僅浪費土地資源,而且嚴重破壞了自然環境,不利于殯葬改革的推進。
要積極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生態化骨灰安葬方式,鼓勵和引導壁葬、樹葬、花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。墓區應體現園林化特點,嚴格限制墓穴、墓位占地面積,墓碑小型化、多樣化、藝術化。要進一步完善好公墓綠化、道路硬化以及停車場、公廁等配套設施的建設,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辦法安排專人做好日常管理維護及選墓、安葬、祭掃等接洽服務。要進一步完善公墓收費政策,堅持公益性公墓的公益屬性,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收費,禁止轉為經營性公墓,不得接受村民以外的骨灰安葬。要完善公墓年檢工作機制,按照屬地管理原則,認真組織開展公墓年檢工作。
墓碑,是立于墳墓前面或后面,用來標記逝者安息之所的紀念性載體。運用雕刻技法在石材上進行藝術創作,從而完成具有深刻文化象征的墓碑作品。在現代,隨著石材市場的發展,可選擇的墓碑石材種類繁多,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。而不同種類、不同顏色的石材,直接影響著墓碑的雕刻和加工,在選擇墓碑石材時必須結合設計、雕刻、顏色等多方面,選擇出合適的墓碑石材。
在江西省贛州市,由于殯葬改革的推進,公益性公墓建設呈現出大發展的趨勢。自古以來,喪事活動皆彌漫莊重沉痛之情,墓碑也常常選用暗色系來表達莊重沉痛的氛圍。這種傳統偏好,在贛州市也很常見,很多贛州公墓墓碑都選擇山西黑、芝麻黑等暗色系的石材來突顯莊嚴肅穆之感。